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出 处:《齐鲁护理杂志》2019年第10期112-114,共3页Journal of Qilu Nursing
摘 要: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又称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是一种罕见的潜在危及生命的肝脏血管疾病。HSOS可导致致死性肝功能衰竭和门脉高压相关并发症,有研究显示,重度HSOS患者的病死率为84.3%[1]。造血干细胞移植与摄入吡咯生物碱是引起HSOS的两大常见原因,在西方国家,HSOS最常见的原因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与大剂量化学治疗药物预处理等因素有关[2];而国内通常是由摄入含有吡咯烷生物碱的草药引起,其中以土三七最为多见,约占66%[3]。土三七所致HSOS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腹胀和腹水[4],目前国内对于土三七相关HSOS的治疗以利尿支持、保护肝脏、改善微循环等内科处理为主[5],而抗凝治疗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较少应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是在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的肝实质内建立分流道,从结构上显著降低门静脉阻力,可有效减少腹水[6]。
关 键 词:土三七 肝窦阻塞综合征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 护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8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