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国实用医药》2019年第14期132-133,共2页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单肺通气下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麻醉当中采用七氟醚与异丙酚麻醉对患者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行单肺通气下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按照维持麻醉的药物将患者分为七氟醚组与异丙酚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按照静脉诱导麻醉执行标准进行麻醉,七氟醚组患者采用七氟醚进行维持麻醉,异丙酚组患者采用异丙酚进行维持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肺功能指标及睁眼时间、应答时间、拔管时间。结果七氟醚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呼吸指数为(0.28±0.06)、肺内分流率为(9.22±1.88)%、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为(23.54±1.97)mm Hg(1 mm Hg=0.133 kPa),麻醉诱导后呼吸指数为(2.13±0.41)、肺内分流率为(25.18±4.18)%、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为(421.72±45.17)mm Hg;异丙酚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呼吸指数为(0.26±0.05)、肺内分流率为(8.98±1.97)%、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为(23.88±1.76)mm Hg,麻醉诱导后呼吸指数为(1.87±0.30)、肺内分流率为(20.16±3.41)%、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为(401.27±44.28)mm Hg。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的呼吸指数、肺内分流率、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的呼吸指数、肺内分流率、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水平均优于麻醉诱导前,且七氟醚组优于异丙酚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患者的睁眼时间为(9.0±4.4)min、应答时间为(13.2±3.9)min、拔管时间为(15.5±3.9)min,异丙酚组患者的睁眼时间为(14.1±4.1)min、应答时间为(17.8±3.7)min、拔管时间为(21.1±4.5)min,两组患者的睁眼时间、应答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肺通气下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维持麻醉中,采用七氟醚作为维持麻醉药物效果较好,并且对患者的肺功能影响较小,为优质麻醉方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