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毅[1] 魏海涛 李竹琴[1] Zhang Yi;Wei Haitao;Li Zhuqin
机构地区:[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
出 处:《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年第5期636-637,640,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摘 要:心力衰竭作为全球性的健康负担,目前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和国家医疗经济支出[1]。当前心力衰竭最重要的治疗方式仍是药物治疗,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建议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黄金搭档的基础上加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三种药物联合应用被称为心力衰竭治疗“金三角”,已成为慢性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的基石治疗方案[2]。虽然在过去十几年里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取得一定进展,然而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没有因此而降低[1]。2015年7月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全球首个成功应用于临床的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风险20%,开创了心力衰竭治疗领域新时代。
关 键 词:心力衰竭 药物治疗 创新药物 缬沙坦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客观性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脑啡肽酶抑制剂
分 类 号:R541.6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9.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