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酸解法及热酸解法对Feulgen染色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田澄 金玉兰[1] 韩一丁 金玉兰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病理科

出  处:《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9年第5期606-607,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

摘  要:DNA倍体分析在肿瘤诊断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1987年VanDriel-Kulker首次提出在显微镜下细胞核光密度测量判断DNA含量的方法[2],其中Feulgen染色能够精确的显示细胞核DNA相对含量,其已逐渐成为临床检测的重要辅助手段。Feulgen染色由Feulgen和Rossenbrek等在1924年提出,作为细胞核DNA特异性经典染色方法之一,在病理学及细胞化学领域一直沿用至今[3]。近年来Feulgen染色在染液成分、水解液浓度及水解时间上做了较大调整[4]。本文通过Feulgen染色中两种常用的染色方法—冷酸解法及热酸解法的染色过程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选出更稳定的染色方法。

关 键 词:冷酸解法 热酸解法 FEULGEN染色 DNA 

分 类 号:R446.8[医药卫生—诊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