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乐舞艺术调查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思瑶 

机构地区:[1]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  处:《新疆艺术(汉文)》2019年第3期60-70,共11页Xinjiang Art

摘  要:乐舞艺术在新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均有广泛流传。据记载,唐代进入乐舞繁盛时期的《十部伎》中就有《龟兹伎》《西凉伎》《疏勒伎》《安国伎》《康国伎》《高昌伎》等六部均源自西域;①从乐舞艺术造型上来看,呼图壁康家石门子岩画、克孜尔千佛洞壁画、阿勒泰草原石人等均可窥视西域乐舞艺术之繁盛;《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②成为继《古琴》《昆曲》之后第三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西域乐舞艺术历经“历时性”传承与延续的同时也在经历“共时性”的交融与衍变。

关 键 词:乐舞艺术 新疆 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克孜尔千佛洞 《西凉伎》 艺术造型 《昆曲》 

分 类 号:J722.4[艺术—舞蹈]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