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京京 孙凤霞[1] 门秋爽 王国玮[1] 戚团结[1] WU Jing-jing;SUN Feng-xia;MEN Qiu-shuang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
出 处:《北京中医药》2019年第4期310-312,共3页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燕京流派创新性传承“拳头”工程项目
摘 要:王鸿士先生借鉴历代医家治疗“黄疸”的理论,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证治理论,尤其对病毒性肝炎所致黄疸的证治有独到的见解。王老强调病毒性肝炎所致黄疸因“伏邪”内郁,阴精阳气失调,导致湿热为患,侵及不同的脏腑经络而发为不同类型。治疗时要辨清湿热侵袭的部位,湿热之轻重以及正邪的盛衰。清利湿热是治疗病毒性肝炎所致黄疸的基本原则,血瘀及瘀毒内蕴是病毒性肝炎所致黄疸的病理特点,因此王老提出治疗时应注意活血化瘀及解毒,同时重视顾护脾胃之气。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阐述和总结名老中医王鸿士治疗病毒性肝炎所致黄疸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以便更好地传承与创新。
分 类 号:R249[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59[医药卫生—中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