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祁虹[1] Qi Hong
机构地区:[1]甘肃政法学院
出 处:《西北民族研究》2019年第2期142-152,共11页Journal of Northwestern Ethnic Studies
基 金:甘肃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甘肃民族杂居区宗教互嵌模式研究”(编号:YB008);甘肃省财政厅项目“西部少数民族非传统安全犯罪对策研究”(编号:CZ20130322);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17LZUJBWZD028)的成果
摘 要:公共性是民族团结的本质属性。公共性的生成,不仅是杂居社区内各族群众实现良好互动的过程,也是建构民族和谐关系的有效路径。利用公共性理论研究西北杂居社区向互嵌社区转型的可能性,能帮助我们较好地理解各族群众公共生活的基本需求、不同生活习惯及文化传承的交往交融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干预,有效推进杂居社区朝着团结交融状态和谐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