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轶[1] 曾慧珠 田茂露[1] Lin Yi;Zeng Huizhu;Tian Maolu
机构地区:[1]广西大学商学院
出 处:《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87-95,共9页Journal of Shandong Academy of Governance
基 金: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文化与空间——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旅游城镇建设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2018-GMZ-015);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西民族地区景观营建中的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机制和路径研究”(18FSH001);广西科协课题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瓶颈及突破策略研究”(桂科协﹝2018﹞ZC-17)阶段性成果
摘 要:随着体验经济到来,感受异域文化逐渐成为多数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文化旅游地越来越受大众青睐。游客越来越注重文化旅游体验质量,而体验质量深受文化旅游空间内部各要素特性及游客感知过程中情感成分影响。游客体验质量可以直接反映文化旅游空间的生产成效,并决定旅游地发展前景。以柳州最具民族文化风情的雨卜苗寨为案例地的实证研究表明:游客对文化旅游空间的单因子感知差异显著,总体感知梯度明显,且游客在文化旅游空间感知中产生的情感成分会促进游客体验质量提升。因此,在生产文化旅游空间时,应该以空间可达性为基础,以完整性为关键,以本真性为核心,激发游客产生一系列情感成分,使其能够在自我话语体系中对文化旅游空间进行想象和表征,从而提升体验质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