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沈凌[1] 卢芳燕[2] 杨静[2] 卢婕楠 吴小燕[2] 胡晨璐[2] 施冬虹 贺凤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杭州310009 [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五病区,杭州310009
出 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年第6期760-762,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基 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9ZH021);浙江省教育厅项目(Y201839013).
摘 要: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已被广泛应用于肝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输液、静脉高营养、中心静脉压测定等临床实践。随着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其相关并发症如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已被临床医务人员高度关注。国内相关研究显示,肝切除术后患者颈内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为10.76%~18.22%[1,2],与国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3]。减少导管留置时间是预防和控制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主要措施[1]。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已被广泛接受。本科于2014年起在肝胆胰外科手术中实施ERAS理念,并取得良好的成效[4]。基于ERAS处理原则,如早期肠内营养、早期活动、控制性输液等优化措施的应用,肝切除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必要性及留置时间受到了质疑。且ERAS理念也提倡早期拔除各种引流管,但现有的文献报道中,较多关注胃管、导尿管、手术区引流管,很少涉及中心静脉导管早期拔除的临床研究。因此,基于ERAS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本科针对肝切除术开展24 h内早期拔除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实践,取得良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