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违约的生存与发展——中美两国的比较法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泽雨 

机构地区:[1]辽宁省大连市大连理工大学

出  处:《各界》2019年第14期41-42,共2页All Circles

摘  要:与“效率违约理论”在美国受到推崇不同,在我国更多的接受的是批判。究其原因主要是两国的法律制度、法律文化以及法律环境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首先是在违约责任的形式方面,美国以损害赔偿为首要形式,而中国则是实际履行。其次,美国法规定了守约方的减轻损失义务,降低了违约成本,而中国法中就无此规定。最后,在第三人责任方面,美国法是鼓励效率违约发展的趋势,而中国法受德国“物权无因性”的影响,在第三人侵害债权方面并没有相关规定。

关 键 词:效率违约 违约责任形式 减轻损失义务 第三人责任 

分 类 号:D923.6[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