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康凌 Kang Ling
机构地区:[1]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东亚系
出 处:《现代中文学刊》2019年第3期19-29,共11页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摘 要:中国诗歌会提出了一种以“劳动”为核心、以阶级为框架的诗歌节奏理论,本文试图追溯、展开这一理论背后的一系列跨文化、跨地域的知识传播与理论旅行;一方面,它直接承袭自以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苏联唯物主义文学理论关于文学的劳动起源的论述,另一方面,这一论述自身亦深刻地建基于、携带着19世纪(乃至18世纪后半叶)以来流行于欧美的,以“节奏”的生物学起源为标志的生命政治与生命诗学话语。这一话语的生成是现代生命科学(尤其是胚胎学)的发展、种族主义、殖民主义的人种志研究、声音与媒介技术、以及现代文明危机论等复杂动因相互纠缠、共同推动的结果对于这一知识史脉络的考掘,将为我们理解左翼诗歌与现代政治的关系提供新的可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