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骥宇 司伟[1] 李宏兵[2] Li Jiyu;Si Wei;Li Hongbing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2]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876
出 处:《现代经济探讨》2019年第6期64-73,共10页Modern Economic Researc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异质性框架下出口内生型市场邻近与服务业集聚的工资差距效应研究”(编号:71503024);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一般项目“中国对外贸易动态演进与产品质量升级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编号:16JHQ035);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建设经费资助(编号:CRAS-04-07B)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和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农产品贸易的国际环境也发生深刻变革。基于此,文章利用2000-2015年CEPII-BACI的国别数据,在测算中国农产品进口三元边际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农业技术提升的“自我选择”效应,并对其成因进行了系统探讨。研究发现,农业技术提升整体上能够有效降低农产品进口价格、进口种类及数量的增加;同时,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国家①的进一步研究证实,中国农业技术的提升对进口影响效应与总体回归一致,且技术提升对价格边际及扩展边际的影响更为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加强国际多边合作以优化农产品进口结构的政策建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