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额叶脑挫裂伤16例颅内压监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祥中 林昆哲 薛少华 张帆 

机构地区:[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出  处:《福建医药杂志》2019年第3期23-26,共4页Fujian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在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因出现迟发性出血而行手术治疗的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入院后行颅内压监测者16例(监测组),常规保守治疗者21例(非监测组)。比较两者的住院时间及术后6个月的GOS评分。结果 16例颅内压监测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0.40±4.63)d,21例非监测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5.30±8.14)d,两者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6个月,按GOS评分评定预后,监测组:恢复良好9例,中度残废4例,重度残废2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其中预后良好13例(81.3%),预后不良3例;非监测组:恢复良好6例,中度残废4例,重度残废5例,植物生存状态5例,死亡1例,其中预后良好10例(47.6%),预后不良11例。颅内压监测组的预后明显优于非监测组(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能及时反映病情变化,有助于把握手术时机,改善患者预后。

关 键 词:颅内压监测 双侧额叶挫裂伤 手术 

分 类 号:R651.15[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