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刚[1] 徐鹏[1] 王儒法[1] 刘高鹏 唐凯[1] 楼跃[1] Wang Fei;Lin Gang;Xu Peng;Wang Rufa;Liu Gaopeng;Tang Kai(Department of Orthopedic Surgery, Children’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8, China)
出 处:《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9年第6期555-557,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
摘 要:半肢骨骺异样增殖症(dysplasia epiphysealis hemimelica,DEH)是一种罕见的骨骺软骨生长发育紊乱性疾病。最早由Mouchet和Belot在1926年报道,称为跗骨巨大症,后又称"Trevor"病[1,2]。而DEH这个国际通用名由Fairbank在1956年正式提出[3]。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半侧肢体软骨不对称的异常增殖及软骨内化骨。临床表现为关节附近偏侧性肿物为主,可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及内外翻畸形。由于受累关节形态各异,异常增殖的骨骺与固有骨骺间解剖关系在术中难以直观区别,目前手术治疗DEH时仍存在肿物残留或切除范围过多伤及固有骨骺的风险。我科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尝试采用数字分析及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2例DEH患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