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永 Li Yong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2]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出 处:《宗教学研究》2019年第2期128-135,共8页Religious Studies
摘 要:武则天曾充分利用佛教理论为其服务。佛教中的动物由之成为武周政权象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猫与鹦鹉是其时经常出现的两种动物形象,它们通过《大云经疏》的宣传共同进入武周政权的象征体系。受政治立场以及政局演变的影响,武则天时期猫与鹦鹉的关系在唐人笔下已有矛盾之处。司马光在编修《资治通鉴》时,受社会观念、自身史观以及编修原则的影响,保留了武则天既“畏猫”又“习猫”的矛盾记载,从而给后人带来困惑。武则天对猫情感的转变以及广为流传的“鹦鹉折翼梦”的背后,是一个随着政治局势的发展,动物瑞谶借助宗教信仰宣传进行渗透,从而影响社会观念的过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