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贾玉娇[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出 处:《江淮论坛》2019年第3期141-147,共7页Jiang-huai Tribun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东亚乡村振兴的社会政策比较研究”(18ZDA119)
摘 要:对于社会保障与经济关系的讨论贯穿于西方民族-国家发展始终,是一项重大的国家议题。对此,不同社会保障理论体系给出不同解释,观点纷繁复杂,但从根本上讲,可以划分为资本主义语境与马克思主义语境。在资本主义语境下,分析了现代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及工作训诫理念的确立,工业化早期与中期劳动力市场的同质化特点,“典型”或“样板”就业与家庭结构日渐突出。在此结构基础上,劳动力维护与实现资本增值是一回事。随着技术革新进程加快,尤其在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劳动力市场的“排他性”或“区隔”化日益明显,依据生产贡献率形成新职业分层,工作训诫面临严峻挑战,社会保障与资本积累、增值的矛盾突出。资本主义语境下所提出的社会保障技术参数改革策略,使得西方福利国家具有了适应性特征,但是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资本主义内在的生产与分配矛盾。因此,破解社会保障与经济关系的当代困境须要回归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