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甘义荣 谢定雄 王延震 寇宗科 张云龙 魏玲 梁天香 冒锐
机构地区:[1]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730050
出 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年第7期849-850,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摘 要: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 brillator,ICD)治疗中误放电事件是比较常见的,主要原因是室上速、噪音、过感知、感知不良、皮下气体及设备故障等,其中异常放电的发生率约12%~29%[1]。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植入的第一台皮下ICD(subcutaneous ICD,S-ICD)因误感知房颤而导致放电。S-ICD程控仪记录到了两次200~280次/min快心室率事件,放电治疗后心率恢复到窦律。评估分析发现很多P波被标记为R波,患者放电的真实原因是发生房颤、房扑,f或F波被识别为R波计数。随着S-ICD的逐渐普及,此类问题需引起专业人士的重视。
关 键 词: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皮下植入 误放电 房颤 患者 ICD 感知不良 设备故障
分 类 号:R541.7[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