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出 处:《经济问题探索》2019年第7期162-172,190,共12页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源环境约束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14BTJ012),项目负责人:李占风
摘 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金融发展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效应与机制。首先,使用CRS乘数模型测算了资源和环境约束下,中国2004-2016年275个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ML指数,并分解为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指数;然后使用动态因子分析方法,从金融发展的结构、效率和规模三个方面构建金融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最后构建空间SARAR模型实证了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与传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从全国样本来看,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传导机制方面,对效率改善和技术提升都存在正向影响,且对技术的提升作用大于效率;此外,金融发展对不同规模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和机制存在异质性,对特大城市的作用不显著;对大城市和中型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均为正向影响,但是大城市主要通过效率的提升,中型城市则主要依靠技术推动;小城市因效率损失较大,技术提升带来的正向作用被抵消,最终导致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作用为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率和技术变化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16.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