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华[1] 楚建平[1] 王娟[1] 安媛[1] 王莹[1] Zhang Hua;Chu Jianping;Wang Juan;An Yuan;Wang Ying
出 处:《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9年第6期470-471,共2页Chinese Pediatric Emergency Medicine
摘 要:目的观察胆红素吸附在治疗儿童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3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别给予胆红素吸附治疗3次,对比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并分别于第1次、第2次及第3次胆红素吸附治疗前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例患儿TBIL治疗后有明显下降,第1次、第2次、第3次治疗前后分别为(388.70±89.10)μmol/L和(201.33±87.01)μmol/L、(293.33±71.23)μmol/L和(150.43±42.04)μmol/L、(240.83±47.16)μmol/L和(121.70±10.62)μmol/L,第2次和第3次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IL于治疗后有明显下降,第1次、第2次、第3次治疗前后分别为(259.97±44.17)μmol/L和(135.67±24.40)μmol/L、(217.30±34.79)μmol/L和(106.37±13.66)μmol/L、(172.13±41.14)μmol/L和(78.67±3.66)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治疗后较治疗前稍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A、PLT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胆红素吸附可有效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胆红素水平,治疗过程中白蛋白可有少部分损失,血小板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无明显变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