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太湖流域的人工养鱼业  被引量:2

Fish Farming in the Tai Lake Area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俊范[1] Wu Junfan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出  处:《近代史研究》2019年第4期80-95,共16页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近百年太湖流域的水环境变化与民众生计适应研究”(16BZS022)的中期成果之一

摘  要:民国时期,太湖流域的人工养鱼业主要分布在湖荡丰富的平原水乡地区,以池塘养鱼为主,外荡养鱼为补充。与粗放型的外荡养鱼相比,池塘养鱼业具有集约性强、产量高等特点,与日益发展的城市市场相适应。作为一种生态型农副业,池塘养鱼的饵料利用河湖的自然物产、农业生产废料和农产品加工的下脚料,使池塘物质与外界的循环通畅无阻。官河湖是野生鱼的渊薮,原不用于人工养鱼,但在商品经济和增产观念的刺激下,也逐渐成为养鱼公司扩张的场地,传统水利格局面临着重大改变。官河湖养鱼导致的大型水体排蓄效能失序和水质下降等问题,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追求水面高产的浪潮中进一步加重。

关 键 词:太湖流域 人工养鱼 水环境 农副业 

分 类 号:K258[历史地理—历史学] F329[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