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剧”的诞生——论“中华戏校”时期翁偶虹的编剧策略与排演体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晶晶[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  处:《戏曲艺术》2019年第2期53-59,87,共8页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戏曲表演美学体系研究”(编号17ZD01)研究成果

摘  要:1930年代,翁偶虹在北平"中华戏校"创作出以《鸳鸯泪》为代表的系列"翁剧",以调和京海、师古翻新的编剧策略打开了战时的北平市场。"会议室里的翁剧组"摸索出一条"编排一体化"的排演体制,拓宽了传统排戏方式与"名角中心制"排演制度的二元格局,为京剧排演向现代导演制度的形成提供了过渡性的历史经验。这既可以视为是继承文人编剧传统对"雅化"的戏剧艺术的尊重,又可以视为是现代戏曲教育体制和市民市场的"俗化"要求。"翁剧"的诞生,折射着现代京剧的某种命运选择。

关 键 词:翁偶虹 中华戏校 《鸳鸯泪》 “编排一体” 

分 类 号:J809.2[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