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严方舟
机构地区:[1]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8
出 处:《长安学刊》2019年第4期69-71,共3页Chang’an Science Periodical
摘 要:郭沫若的诗歌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今对郭沫若诗歌的研究重点集中于其中的泛神论思想与反抗意识,忽视了郭沫若对人生根本问题的思索,而在郭沫若的诗歌创作中出现的许多意象往往都展现出作者对待生死的态度与进行的人生思考。本文从郭沫若对待生死的态度切入,分析其诗歌创作不同阶段下生死观的变化并反映其中所呈现的创造性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