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压井群结构型式优选及围岩稳定性研究  

Surge shaft structure type optimization and surrounding rock mass stability analysi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梁露 谢红强[1,2] 何江达[1,2] 肖明砾[1,2] 刘怀忠[1,2] LIANG Lu;XIE Hongqiang;HE Jiangda;XIAO Mingli;LIU Huaizhong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 [2]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出  处:《人民长江》2019年第A01期123-126,133,共5页Yangtze River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5CB0579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9092)

摘  要:某水电站调压井群处于复杂高地应力软岩区,层状特征显著,工程开挖后围岩和衬砌结构变形开裂问题突出。为了充分论证不同调压井结构形式与区域地质条件的相互关系,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针对3种不同调压井结构形式(长廊、两圆筒式、三圆筒式),分析施工期围岩变形、应力及破坏情况,进行稳定性比选。结果表明:长廊式边墙变形、拉应力都较大,围岩破坏区范围较深;二圆筒式变形较小,但井身拉应力稍大,对稳定不利;而三圆筒式变形小,极值出现在顶拱,量值为3.9 cm,应力分布均匀,塑性破坏区深度3~5 m。因此推荐三圆筒室设计布置方案。

关 键 词:调压井群 长廊式 圆筒式 有限元 稳定性 

分 类 号:TV732.51[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