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后特定点注射治疗交感型颈椎病153例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小阵 鲁齐林 李绪贵 谢维 吕鹏 陈龙 石震 王小娟 竺义亮 

机构地区:[1]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脊柱外科二病区

出  处:《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9年第7期62-63,66,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al Traumatology & Orthopedics

摘  要:目的:观察颈后特定点(竺氏点)注射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颈后"竺氏点"注射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患者153例,其中男67例,女86例;年龄为41~87岁,平均(57.40±10.53)岁。术前所有患者均摄取颈椎X线片及MRI,均提示存在颈椎不稳、退变等。所有患者均采用5 mL注射器抽取2 mL 0.9%氯化钠生理盐水+2 mL鹿瓜多肽提取物+1 mL曲安奈德针剂进行颈后"竺氏点"注射,左右两边各注射2.5 mL.治疗前后采用20分评分法及患者主观满意度对该治疗方式进行评价,其中主观满意度分为优、良、可、差4个等级。结果:153例患者均获得3~12个月随访,平均(5.65±2.11)个月。所有患者在治疗前交感症状评分为8~19分,平均(14.52±2.75)分,治疗后1,3及6个月平均评分分别为(1.99±0.93)分、(2.62±1.19)分及(3.59±1.46)分,治疗后各随访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随访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治疗后患者主观满意度评价:优114例,良39例,优良率为100%.结论:颈椎不稳与退变是引起交感型颈椎病的主要原因,运用颈后"竺氏点"注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 键 词:交感型颈椎病 竺氏点 水针注射 回顾性研究 

分 类 号:R681.5[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