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彬 张伟强 丁鹏飞 刘见 臧海涛 赵犇[2] 秦安振[2] 宁东峰[2] 刘战东[2] 肖俊夫[2]
机构地区:[1]许昌市农田水利技术试验推广站,河南许昌461000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农业部作物需水与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新乡453002
出 处:《农业科技通讯》2019年第7期111-114,共4页
基 金: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编号:FIRI2018-01);河南省许昌市五十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编号:许发改农经201429);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编号:CARS-02-05B)
摘 要:创新黄淮井灌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优化农田水分管理模式,是实现玉米高产、稳产、高效栽培主要路径。本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基因型互作显著(P <0.05)影响夏玉米产量形成及其水分利用效率;黄淮井灌区不同地点间夏玉米品种产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P <0.05),其不同基因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 <0.05)。高产量水平的夏玉米品种有高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其产量构成因子如收获穗数和穗粒数与此正相关。高水分条件下,登海605易于获得高的产量水平和水分利用效率;矮单268更易于在水分亏缺或逆境条件下,获得高的产量水平和水分利用效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