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明祥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中文系
出 处:《江海学刊》2019年第4期207-216,共10页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摘 要:谭献继承常州派词论,不遗余力推尊词体,尤其注重在诗学视域下进行推尊词体的多重建构。在词之起源方面,谭献追溯到《诗经》,将词体同《诗经》的音乐性以及风雅颂等因素相联系,阐明词体接续“古乐”的传统,以及可以承担诗体所担负的教化、言志、刺世等功用。在词之批评方面,谭献将诗学的“柔厚说”与“虚浑说”移植到词体批评中,使之成为既有诗学渊源又有词体特色的词学批评范畴。借用“诗史”观视角,谭献考察“词史”观的意义,既使词承担书写经国大业的“诗史”功能,又保持词体的审美特质。在以诗喻词的方法中,谭献既欣赏以诗为词的创作法门,又坚定地维护词体审美的应有之义。在这种多重的推尊词体的建构中,谭献既要借助诗体以提高词体的地位,又要摆脱诗体而维护词体的审美特质,在综合“破体为尊”与“辨体为尊”的矛盾中,形成了自己词学的特色。谭献在诗学视域下推尊词体,不仅达到提高词体地位之目的,同时也成为推衍流派之利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