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姜异新[1]
出 处:《鲁迅研究月刊》2019年第5期11-21,共11页Luxun Research Monthl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鲁迅的新文学收藏研究”(17BZW145)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与主将,即便是回归鲁迅自身,将个体生命从集体话语中剥离出来的学者,也肯定鲁迅以自己的方式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别样介入。鲁迅的确以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创作实绩率先支持了五四文学革命,那么,何来鲁迅对于新文化运动的抵抗?本文将百年前以学生示威游行为标志的爱国反帝之五四事件蕴含于五四新文化启蒙潮流之中来展开论述,分析鲁迅如何以其文学性呈现独有的五四遗产。基于诗学本质的讨论核心,在此统摄下的抵抗性意指三个层面的内涵:对于五四事件的无记载、零叙述是对主流五四叙事逐渐敷演出渲染性与转喻性的抵抗;反讽叙述模态对蕴含着线性进化观的新文化思维的有力抵抗;对于整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杂文诗性对抗时评式局限性表达之启蒙反思,而其抵抗的精神支点立基于自决的主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5.19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