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辽宁沈阳132013 [2]青岛市海军特勤疗养中心二区中医综合科,山东青岛266071 [3]北部战区总医院卫勤部,辽宁沈阳110016
出 处:《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9年第4期260-262,共3页Trauma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基 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0280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6M603067);全军医学科技拔尖人才项目(16QNP064)
摘 要: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肾小球疾病中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大量蛋白尿,同时,血液系统表现为高凝状态,高凝状态可进一步诱发纤溶异常、血小板功能亢进,易并发血栓、栓塞[1]。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肾病综合征的严重临床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2]。VTE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存在广泛风险,相关学者也在研究更有效的VTE预防方法。长期抗凝治疗导致患者医疗费用增加,并发症增多,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3]。如何个体化选用抗凝药物、制定合理的抗凝治疗方案,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就膜性肾病抗凝治疗方案的优缺点及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现报道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