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明锁 Wang Mingsuo(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1,China)
出 处:《晋阳学刊》2019年第4期121-127,共7页Academic Journal of Jinyang
摘 要:埋藏物被发现,其所有权归属,自罗马法皆有规定。埋藏物所有权不明者,或归发现人所有,或归发现人与所在土地所有人按比例所有。确定埋藏物之所有权,可续用其物,定分止争。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所有人不明之埋藏物、隐藏物,均归国家所有;依《物权法》规定,则参照拾得遗失物规定处理。在编纂民法典已经形成的分编草案稿中,对埋藏物、隐藏物的规定仍同于《物权法》的规定异常简单粗略。从理论实务和历史现实多方面考察,埋藏物不同于遗失物,当有独立规定;隐藏物与埋藏物相似,两者可合称为隐埋物。从所有权归属角度,可视隐埋物之情形,归国家所有,发现人所有,发现人与土地所有人、经营人或者其他物之所有人按比例所有,更为科学合理,且对完善我国民商法典物权编所有权取得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