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地位新论  被引量:28

Speculation on the Legal Subject Statu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中礼[1] Peng Zhongli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法学院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100-107,共8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司法裁判过程中的人工智能应用研究”(18BFX008)

摘  要:人工智能是否具有法律主体地位,是设计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未来法律制度的逻辑起点。关于人工智能主体地位的讨论亦比较多,概括起来有肯定说、否定说、代表说、委托说等观点。但是对于人工智能之“智”和“能”的理解不到位,因而已有学说的论证进路也就存有缺陷。考察人工智能的法律主体地位,必须先考察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地位的技术语境,然后考察人工智能是否具备权利能力或者行为能力。在设计与人工智能有关的法律主体地位相关制度时,应当思考人工智能受人指令时的行为和人工智能的“自主行为”;同时,还要从人工智能可能作为的行为性质考虑,即其为创造性行为、为损害性行为和为其他行为时需要不同的制度应对。对于人工智能而言,其主体地位的拟制只能限制在特定的范围和领域,其发生作用的范围和领域有限,因而主体地位亦有限。基于人工智能行为类型化建构的有限拟制制度,是赋予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地位的最佳制度设计。

关 键 词:人工智能 法律主体 意思自治 行为能力 有限拟制 

分 类 号:D90-05[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