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穗型相关性状的QTLs定位  被引量:1

QTLs localization of panicle type related traits in ric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翟雪 张栩 连光倩 王建飞[1] Zhai Xue

机构地区:[1]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9年第13期59-63,共5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BK20151427)

摘  要:稻穗大小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性状,为了挖掘与穗型相关的基因,为水稻产量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价值,以大穗籼稻地方品种宝大粒(BDL)和小穗粳稻品种矮格拉(AGL)为亲本,构建F2代群体,对穗型性状进行数量性状座位(QTL)初步分析;根据F2群体定位结果,标记选择区间杂合体,自交构建F4分离群体,验证QTL位点。结果表明,在F2群体中共检测到与5个穗型相关性状的6个QTLs,分别位于第2、6、7染色体上。二次枝梗数QTLqNSB7和一次枝梗数QTLqNPB7定位于第7染色体的RM542~A83区间,LOD值(表示连锁可能性的大小)分别为10.84和5.03,分别解释30.74%和12.34%的表型变异,并且在其相邻的A85~A28和A83~A85区间分别检测到每穗颖花数QTLqSNP7和穗长QTLqPL7,LOD值分别为5.31和4.12,表型贡献率分别为14.80%和11.82%。另外,在第2染色体上检测到1个穗长QTLqPL2,LOD值为3.76,表型贡献率为9.12%;在第6染色体上检测到1个结实率QTLqSSR6,LOD值为4.34,表型贡献率为11.26%。以qNSB7为目标QTL,在F4分离群体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qNSB7仍位于RM542和A83标记之间,LOD值为9.84,解释了30.74%的表型变异,且其他3个QTLsqSNP7、qPL7和qNPB7都聚集在这317kb的区间,解释了17.2%~24.6%的表型变异。由结果可知,qNSB7是1个通过增加二次枝梗数,影响每穗颖花数、一次枝梗数和穗长的一因多效新位点。

关 键 词:水稻 穗型相关性状 QTL定位 

分 类 号:S511.03[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