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9年第13期59-63,共5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BK20151427)
摘 要:稻穗大小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性状,为了挖掘与穗型相关的基因,为水稻产量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价值,以大穗籼稻地方品种宝大粒(BDL)和小穗粳稻品种矮格拉(AGL)为亲本,构建F2代群体,对穗型性状进行数量性状座位(QTL)初步分析;根据F2群体定位结果,标记选择区间杂合体,自交构建F4分离群体,验证QTL位点。结果表明,在F2群体中共检测到与5个穗型相关性状的6个QTLs,分别位于第2、6、7染色体上。二次枝梗数QTLqNSB7和一次枝梗数QTLqNPB7定位于第7染色体的RM542~A83区间,LOD值(表示连锁可能性的大小)分别为10.84和5.03,分别解释30.74%和12.34%的表型变异,并且在其相邻的A85~A28和A83~A85区间分别检测到每穗颖花数QTLqSNP7和穗长QTLqPL7,LOD值分别为5.31和4.12,表型贡献率分别为14.80%和11.82%。另外,在第2染色体上检测到1个穗长QTLqPL2,LOD值为3.76,表型贡献率为9.12%;在第6染色体上检测到1个结实率QTLqSSR6,LOD值为4.34,表型贡献率为11.26%。以qNSB7为目标QTL,在F4分离群体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qNSB7仍位于RM542和A83标记之间,LOD值为9.84,解释了30.74%的表型变异,且其他3个QTLsqSNP7、qPL7和qNPB7都聚集在这317kb的区间,解释了17.2%~24.6%的表型变异。由结果可知,qNSB7是1个通过增加二次枝梗数,影响每穗颖花数、一次枝梗数和穗长的一因多效新位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