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珊珊 何金爱[1] 郑冬香[1] YANG Shanshan;HE Jin’ai;ZHENG Dongxiang(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Jinan University School of Nursing,Guangdong 510632 China)
出 处:《护理研究》2019年第14期2470-2472,共3页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基 金: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7A070713016
摘 要:[目的]探讨时间追踪联合流程优化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病人时间追踪表,对每例病人从入院到溶栓的各时间节点追踪并进行流程优化。按护士参与的流程优化的病房护士溶栓、卒中护士前移CT室溶栓和急诊护士溶栓3个阶段,收集流程优化期间病人的资料,比较3个阶段发病4.5h内入院病人的溶栓率、入院至静脉溶栓用药时间(DNT)、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症状性脑出血率和病死率。[结果]发病4.5h内入院病人的溶栓率、DNT、DNT≤60min的病人比例,在病房护士溶栓阶段分别为44.0%、101min、18.2%,在卒中护士前移CT室溶栓阶段分别为84.9%、65min、45.8%,在急诊护士溶栓阶段分别为93.9%、40min、87.0%,且病房护士溶栓阶段与其他两阶段相比,发病4.5h内到院AIS病人静脉溶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护士溶栓阶段与其他两个阶段相比,DNT、DNT≤60min的病人比例、溶栓后24hNIH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时间追踪、护士参与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静脉溶栓流程优化,可有效减少院内时间延迟,提高溶栓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