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宗教与读书——耶路撒冷的探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牧之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新阅读》2019年第8期62-66,共5页

摘  要:意大利对我有吸引力,因为有文艺复兴时期灿烂的文化。巴黎在我印象里是时尚之都、艺术之都,正如《带一本书去巴黎》的作者林达所说:“巴黎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历经淘汰留下的精品。从优秀名画到整个古城,都是如此。”美国毕竟是世界超级大国,苏联解体后,只剩下它一个超级大国了,而且它那么能吸收、容纳世界各色人才。俄国(苏联)有托尔斯泰、肖洛霍夫,有保尔·柯察金、冬妮娅、丽达,有柴可夫斯基、天鹅湖,还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不论人们如何评价斯大林,怎样看他,当1941年11月7日,希特勒的大军距莫斯科只有几十公里,德军司令已经从望远镜里看到了克里姆林宫的红星时,苏联人民仍然在红场不慌不忙地举行震撼世界的大阅兵。阅兵的部队通过检阅台后,就直接奔赴战场!苏联军民创造了一个冬天的神话!这是何等英雄的人民,何等英雄的军队啊!以色列是我最想去拜访的国家之一。耶路撒冷一直在远方召唤着我。

关 键 词:耶路撒冷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苏联解体后 读书 宗教 文艺复兴时期 超级大国 柴可夫斯基 

分 类 号:D815.4[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