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庞昭进[1,2] 刘梅 曹九生[4] 陈永 李伟 郭安强 赵轩宇[1,2] 王秀果 Pang Zhaojin
机构地区:[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衡水053000 [2]河北省农作物抗旱研究重点实验室,衡水053000 [3]衡水市桃城区林业局,衡水053000 [4]衡水科技工程学校,衡水053000 [5]衡水市农机管理总站,衡水053000
出 处:《农业科技管理》2019年第4期62-65,共4页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耕地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之一,也是农民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较为粗放,过度开发农业资源、过量施用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地下水等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资源环境已经亮起"红灯",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修复土壤生态环境。文章以河北省衡水市辖区为例,阐述了该辖区地下水漏斗区休耕试点节水政策的实施情况,分析了节水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对休耕政策的执行存在偏差、休耕实行"一刀切"等,并提出了落实"一季休耕、一季雨养"政策、因地制宜落实休耕政策、大力发展喷灌和滴灌、退耕还林应控制规模等促进地下水漏斗区节水农业发展的建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