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030001 [2]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山西太原030001
出 处:《实用骨科杂志》2019年第8期740-743,共4页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摘 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假体安放角度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432例患者临床资料。随访评价患者末次改良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活动度。比较不同组间的髋关节活动度、改良Harris评分及其优良率。结果外展角35°~45°组、45°~55°组Harris评分及其优良率比≤35°组、>55°组高,外展角各组的髋关节活动度从大到小依次为45°~55°组、35°~45°组、≤35°组与>55°组。前倾角各组Harris评分比较,15°~25°组高于5°~15°组高于≤5°组,前倾角各组的髋关节活动度从大到小依次为15°~25°组、5°~15°组、≤5°组与>25°组。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随访中,外展角重建于35°~55°比重建于≤35°、>55°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要好,但重建于45°~55°可获得最优的髋关节活动度;髋臼前倾角重建于15°~25°可能为全髋关节置换髋臼假体置入的最佳选择,但仍需进一步验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