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上不合时宜的花朵——《呼兰河传》与《额尔古纳河右岸》之细较发微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贺慧婷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教资料》2019年第20期11-13,共3页

摘  要:萧红和迟子建都是东北黑土地上开的文学花朵,创作于1941年的《呼兰河传》和2005年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两人的代表作,虽相隔半个多世纪,但依然可以看到两部作品在题材内容、叙事对象、叙事视角及审美风格上都具有时代的边缘性特色,而乡土之中又具有相异之处,为我们进行比较提供了立足点。同时,有鉴于在当前研究中一些学者只注意到两者的风格相似之处,而在深入文本具体比较时则浅尝辄止,笔者特意选取二人的代表性作品为切入点,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更微观具体地对两者作品进行分析,达到管中窥豹之效果,从而对萧红、迟子建比较研究进行补充。

关 键 词:边缘性 叙述对象 叙事视角 审美风格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