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逻辑进路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瑞雪 李建军 周普元[1] 李蕾 

机构地区:[1]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7

出  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4期9-10,共2页China University Academic Abstracts

摘  要:在具体的民族工作中,要多讲共性、多讲包容、多讲互动,促进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1.共性凝聚。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形成本身是由于地域、语言、经济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素质的不同而形成的.所以差异性是民族的内在属性,并伴随民族存在的始终。这是社会主义时期做好民族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规律性认识。

关 键 词:民族交往 交流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社会主义时期 逻辑 文化心理素质 经济生活方式 民族工作 

分 类 号:C95[社会学—民族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