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茶产业生产效率实证分析  被引量:6

Empirical analysis on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ea industry in Taiwa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琼[1] 刘德娟[1] 曾玉荣[1] ZHOU Qiong;LIU Dejuan;ZENG Yurong

机构地区:[1]福建省台湾农业研究中心

出  处:《世界农业》2019年第9期112-118,共7页World Agriculture

基  金: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8R1015-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项目(STIT2017-2-7)

摘  要:为了对台湾地区茶业生产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序变动趋势进行评价,利用DEA方法对台湾地区茶产业生产效率变化以及引起变化的原因展开分析。结果显示:①台湾地区茶产业的综合技术效率(0.794)略高于中国大陆(0.709),且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共同影响。桃园市机采、苗栗县机采和云林县手采的综合技术效率均为1,这些产区达到了最理想的生产状态。②台湾地区茶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表现出时序上的波动性,2005—2017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平均值为1.002,年均上升幅度达0.2%。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技术进步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881(P<0.01),与技术效率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499(P>0.05),说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由技术进步因素推动的。③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表现出区域间的差异性,新北市机采综合生产效率低,且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降低最多,生产状况不容乐观;云林县手采综合生产效率高,且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还在升高,生产状况最好。各县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技术进步指数、技术效率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1、0.723,均在0.05的水平上显著相关,说明台湾地区各县市的茶业全要素生产率受技术进步和综合技术效率共同影响。④台湾地区茶业生产效率不受其采摘方式影响,机采和手采的综合技术效率差异不大,但机采的全要素生产率每年降幅为0.8%,值得注意。

关 键 词:台湾 茶产业 生产效率 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分 类 号:F224[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326.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