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邢存乔 陈海琼[1] 林报忠 曾广萍 XING Cun-qiao;CHEN Hai-qiong;LIN Bao-zhong;ZENG Guang-ping
机构地区:[1]三亚市妇幼保健院
出 处:《实用预防医学》2019年第9期1094-1097,共4页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
基 金:三亚市医疗卫生科技创新项目(2015YW1233)
摘 要:目的调查三亚市1 599例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及影响因素,从而为改善儿童社会生活适应能力提供指导。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三亚市区6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1 59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内修订的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对所有儿童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进行评估。并予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三亚市1 599例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适应能力水平边缘及低下占22.83%,正常占65.60%,高常及优秀占11.57%。其中6~7岁儿童社会生活适应能力水平为高常及优秀的人数占比为2.78%,相比其他年龄段儿童明显更低(χ~2=28.404,P<0.05)。男性儿童社会生活适应能力水平为边缘及低下人数占比高于女性儿童,而高常及优秀人数占比低于女性儿童(χ~2=15.118,P<0.05)。经单因素及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男性、照顾者文化程度较低、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2 h、起床穿衣时间很慢、对简单家务的态度不感兴趣、父母与幼儿园老师极少或不沟通、父亲文化程度较低、父亲个性不开朗、母亲文化程度较低、母亲职业不稳定、家庭关系不和睦、父母教育儿童态度无所谓、对儿童的期望值较少过问、对儿童做简单劳动的态度听之任之、父母不耐心听取儿童意见、父母与儿童相处时间(睡眠除外)极少均是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三亚市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适应能力普遍不佳,且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实际工作中可针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从而达到改善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目的。
关 键 词:学龄前儿童 三亚市 社会生活适应能力 调查分析 影响因素
分 类 号:R179[医药卫生—妇幼卫生保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