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侯中军[1] Hou Zhongjun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 处:《湖北社会科学》2019年第7期81-91,共11页Hubei Social Sciences
摘 要:抗战爆发后,中日宣战是一个互相关联的问题,既存在中国的对日宣战,亦存在日本的对华宣战。国民政府在九一八事变后就曾调研过对日宣战问题,并取得了一些共识;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进一步分析对日宣战的利害,认为不宜宣战。日本详细研究相关问题后,亦认为宣战弊大于利。德国突袭波兰,二战爆发后,宣战问题演变为国民政府如何应对日本对华宣战。在此前后,英国不建议中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久悬不决的对日宣战问题终于明朗化,国民政府迅即对日宣战,而日本则并未做出对等的反应。从根本上言,中日双方是否相互宣战,取决于各自对利弊两端的判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