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海燕 Yang Haiyan
机构地区:[1]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出 处:《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151-156,共6页The Journal of Yunnan Administration College
摘 要:人情作为一种社会交往机制,其情感表达和经济互助功能,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逐步异化为敛财或经济分层的社会确认手段。与已有的村庄结构和阶层研究视角不同,文章认为村庄经济分化是人情异化的必要前提,阶层位置决定了不同阶层的人情实践逻辑。经济上层通过大办和多办宴席来彰显自己的经济实力,确认自己的社会地位。中间阶层着举办各种新生仪式性人情酒宴,是为了实现人情收支的均衡。对于底层而言,缺乏举办新生仪式性人情名目的机会与经济条件,同时为了不被排除出村庄的社会关系,只能单向度的参与中上阶层的人情事项。人情收支平衡在底层无法实现,造成“钱往上流”的人情压榨现象。但是,占多数的中间阶层作为社会调节器,对人情实践进行道德规约不至于异化的人情太过失序,确保乡村人情往来的继续运转。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