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方言“儿”类现象探析  

Non-syllabic-er(儿化) in Hefeng Dialec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付梅梅 熊英[1] Fu Meimei;Xiong Ying

机构地区:[1]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三峡论坛》2019年第5期11-15,共5页China Three Gorges Tribune

基  金:国家语委与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和北京语言大学联合创办的“国家语言资源保护中心”人文社科重大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基金项目“湖北方言调查·鹤峰”(YB1813A015)

摘  要:鹤峰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区,存在不少"儿"类现象,并且很有特色。鹤峰方言分为两个部分:高山腔和低山腔。高山腔38个韵母,低山腔37个韵母。其中有高山腔和低山腔分别有21、24个儿化韵,儿化后韵母的发音为?,另外自成音节的"儿尾"有■■、u■、n■、i■、p■。

关 键 词:鹤峰方言 儿化 儿尾 

分 类 号:H07[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