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场所的重构——对H大学公选课《深度中国》的深度解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璐婵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9期119-122,共4页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摘  要:笔者通过"场所"研究视角,对H大学现象级公选课《深度中国》课堂予以追踪,并辅之以对十三位任课教师的深度访谈。研究发现,《深度中国》作为一门公选性质的"特色思政课",其成功在于继承了传统思政课价值学习、意义学习和整体学习的课程定位,并依据现有主客体条件对教学的非实体因素进行了有效重构,营造了一个在传播核心价值、抒发家国情怀的同时,师生又可以在其中确认自我、传递知识和寄托人生的"教学场所"。《深度中国》课堂是发散着多重引力的"关系场""知识场"和"心理场",体现了思政课教学"价值性和知识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统一性和多样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以及"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关 键 词:深度中国 教学场所 关系场 知识场 心理场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