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旭楠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文史博览》2019年第6期55-56,共2页Culture and History Vision
摘 要:1928年1月,郭沫若在一首新诗中写道:我们的眼前一望都是白色,/但是我们并不觉得恐怖./我们已经是视死如归,/大踏步地走着我们的大路./要杀你们就尽管杀吧!诗中“白色”“恐怖”“杀”等词或字眼反映的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白色恐怖”的历史.“白色恐怖”一词源于法国大革命,并与波旁王室的白旗和路易十八的暴政相关.《辞海》解释为:“反动统治者逮捕、屠杀革命人民,破坏革命组织,残酷镇压国内革命运动及民族解放运动的恐怖行动.通常以白色象征反革命,故名.”其实北伐前,“白色恐怖”一词多用于表述国外暴政.此时,“白色恐怖”还远未如今日国人认知一样,集中指向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党统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