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思清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中国文学年鉴》2016年第1期819-840,共22页ALMANAC OF CHINESE LITERATURE
摘 要:一、近代诗词研究整体来看,2015年度的近代诗词研究有几个值得注意的特点:一是结合当事人对历代诗词的态度,分析其诗词观。马卫中、李晨《“诗史”指向与晚近诗坛的李商隐接受》②以李商隐诗歌的接受为中心分析晚近诗坛风尚;顾文豪《崇学尚雅与中有兴寄——论李慈铭的清诗批评》③考察了李慈铭的清诗批评认为,李氏欲借助两汉、六朝、唐宋等历代诗学典范以激发古典诗学的活力;李剑亮《梁启超手批〈稼轩词〉的文献价值及批评特色》④据《稼轩词》梁启超手批本分析梁氏的词学贡献;梅向东《一个经典的词学批评个案———王国维评周邦彦之复杂变化及其意义》①以王国维对周邦彦词的五次评议为据,剖析王国维的思想变化;米彦青《接受与书写:唐诗与清代蒙古族汉语韵文创作》②约三分之一篇幅讨论近代蒙古族文人的唐诗接受;陈雪军《梦窗词校勘、词学师承与晚清民初词学思潮的演变》③从王鹏运、郑文焯、朱祖谋、况周颐等晚清四大家及其弟子们对梦窗词的潜心校勘入手,勾稽清季民初词坛的风气变迁;王成《“今文学”与晚清诗学的演变———以晚清“今文学”家诗学理论为中心》④则论证了经学与诗学演变的同构及共振关系。以上是从美学接受层面考察近代诗坛、词坛的风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