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而非:一个“危险”的传播样态——“山大学伴事件”舆论演变观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邵方超 

机构地区:[1]大众日报

出  处:《青年记者》2019年第29期18-19,共2页Youth Journalist

摘  要:人有人格,报有报格,网有网格。100多年前,著名报人普利策说,一个愤世嫉俗、唯利是图、蛊惑民心的媒体,最终会制造出像自己一样卑劣的民众。通过观察"山大学伴事件"的舆论演变,再读这句名言,分量极重。把"山大学伴事件"的舆论发酵,看成一次似是而非的"危险"传播,可以这样释义:似是而非,是因为它所要传递的信息、所要表达的观点,很多乍听上去有道理,但细思极恐,经不起推敲,常常夹带"私货";说它"危险".

关 键 词:似是而非 舆论 大学 危险 演变 传播 样态 愤世嫉俗 

分 类 号:G206[文化科学—传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