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圆偏振发光的两种新策略:手性发光分子界面自组装和电荷转移态发光  被引量:2

New Approaches to Enhance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 Interfacial Self-Assembly of Chiral Emitters and Emissive Charge-Transfer Complex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韩布兴[1] HAN Buxing(Institute of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P. R. 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出  处:《物理化学学报》2019年第11期1177-1178,共2页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摘  要:发光不对称因子(glum)和发光量子效率(ΦPL)是评估圆偏振发光(CPL)材料性能的两个重要的参数。一般而言,glum是由电偶极跃迁距和磁偶极跃迁距决定的。有机体系中,相比于电偶极跃迁距,磁偶极跃迁距往往是可以忽略的1,2。因此,具有较大电偶极的有机小分子其荧光量子效率很高,但是其不对称因子往往很小,即glum和ΦPL是存在一个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

关 键 词:不对称因子 偏振发光 手性分子 分子凝胶 圆偏振 界面自组装 

分 类 号:TB33[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O621.22[理学—有机化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