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童龙超[1] Tong Longchao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
出 处:《职大学报》2019年第5期43-46,共4页Journal of the Staff and Worker’s University
摘 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歌词是在公木《八路军进行曲》原词基础上改编形成的。《八路军进行曲》歌词的产生及其艺术性的形成,公木的歌诗观念提供了艺术上的基本指导和理论来源。为了适应抗日救亡运动的需要,公木在歌词中通过塑造队列行进中的八路军兵团形象,艺术地传达了革命军队的集体意识,奠定了歌词与革命军队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思想基础。同时,受当时群众性歌咏运动的影响,该歌词的创作通过与音乐家郑律成直接合作,运用了适应人民群众文化水平、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可唱性形式,把歌词写成了歌唱的诗。《八路军进行曲》歌词是公木在特定形势下、在歌诗观念影响下的艺术创作。歌诗观念不仅促成了《八路军进行曲》的创作成功,改变了把军歌当作宣传口号、军歌与诗隔绝的历史,也突破了对现代新诗与歌词对立关系的片面认识,开辟了现代新诗与音乐、新诗与歌词结合的可能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7.7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