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瑶[1] 程叙扬[1] 郑茜子[1] 段秀芳 刘晓辉 韩东升[1] 陶珍晖[1] 陈育青[1] 王志稳[2]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北京大学肾脏疾病研究所,卫生部肾脏疾病重点实验室,慢性肾脏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4 [2]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北京100191

出  处:《中国血液净化》2019年第10期722-724,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Purification

摘  要: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治疗顺利进行的前提,常被称作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生命线”。据报道,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导致MHD 患者住院原因的比例高达15%~20%[1]。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fistula,AVF)的功能不良不仅会造成透析质量的下降,而且与MHD 患者的死亡率密切相关。由于狭窄是导致血栓形成和通路失功最常见的危险因素[2],除了直接监测流量外,还可通过识别狭窄从而间接监测功能不良的风险。

关 键 词:自体动静脉内瘘 监测方法 功能不良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相关并发症 透析治疗 住院原因 

分 类 号:R318.16[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