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谭钧文 唐健 赵明星[1] 宫金伟 孙继勇[1] 赵孝波 TAN Jun-wen;TANG Jian;ZHAO Ming-xin;GAO Jin-wei;SUN Ji-yong;ZHAO Xiao-bo
机构地区:[1]绥化市第一医院
出 处:《肝脏》2019年第10期1199-1201,共3页Chinese Hepatology
摘 要:肝包虫病也称作肝棘球蚴病,其病原体为棘球绦虫,全球范围内共有小棘球、细棘球、石渠棘球、泡状棘球及伏棘球绦虫。但是在我国导致发病的主要是泡球蚴绦虫和细棘球绦虫这两种,其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后分别引起囊型包虫病、泡型包虫病。包虫病的好发部位是肝脏,其次是肺脏,偶可见于脾、脑、肾及心脏等器官[1]。伴随我国医疗水平的飞速发展,临床上对于肝包虫的诊治也在不断推新完善,该文章是从目前对于肝包虫的诊治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帮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